
山东省智能通信与感算融合重点实验室于2024年根据山东省《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方案》要求,由原“山东省无线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并获批成立,依托山东大学建设。实验室面向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重大战略部署和山东省数字经济发展迫切需求,聚焦智能通信与感算融合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研究,是我省引领通信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汇聚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促进信息科学发展、加速成果转化与应用的重要基地。
实验室紧密围绕国家战略与区域需求,深耕智能通信与感算融合前沿,重组后凝练并形成了四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时空频全域信道建模与电磁态势感知、智能无线传输新范式前沿理论与技术、智能驱动的通感算网络协同融合以及通感算融合技术应用,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创新成果。
实验室现已形成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国家级领军人才为学术带头人,中青年骨干为主力军的科研梯队,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现有固定研究人员41人(其中山东大学18人、中电科22所11人、浪潮通信12人),高级职称人员27人(正高级10人,副高级17人),45岁以下青年研究人员占比63%。团队汇聚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领军人才3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5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次、泰山学者/青年泰山学者3人次等高层次人才。
作为我省信息通信领域的核心科研平台,实验室科研实力雄厚,软硬件条件优良。拥有科研用房4800平方米,配备独立数据计算中心及完善配套设施,科研实验平台总值超4700万元。重点建设了“智能车联网关键技术实验平台”等先进平台,成功打通“车-路-云”全要素连接,融合5G、C-V2X、WIFI等多技术,构建了车路协同、态势感知、智能管控等实验环境,吸引了业内重要单位参观交流。
重组首年(2024年),实验室科研产出丰硕:在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等国际顶级期刊及重要会议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英文著作1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3项;牵头制定行业标准2项;科研成果荣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重要奖项。实验室积极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任务,新增国家级及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3项,在研国家级项目15项、省部级项目7项,多个重点研发及创新工程项目以“优秀”绩效通过验收。
实验室积极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与合作,全年主办/协办了“AI赋能与智慧交通”暑期学校、IEEE ICCC 2024 Workshop、智能通信与网络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并频繁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进行前沿讲座。团队核心成员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作特邀报告,提升了实验室的学术影响力。实验室持续深化与中电科22所、浪潮通信等共建单位以及中国联通山东分公司等企业的合作,推动产学研融合与成果转化,为服务山东省通信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助力数字强省建设做出积极贡献。